西迁精神作为西安交大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交大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为在新时代深刻领会“西迁精神”内涵,学习西迁前辈的奉献精神,硕2030党支部和能动学院彭康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两个支部共同举办“走近‘西迁学人’”活动。本活动以西迁老教授陈学俊院士投身西迁、扎根西部的故事为切入点,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秉持“西迁精神”的“西迁学人”胸怀大局、听党指挥、无私奉献的光辉事迹,进一步深化支部党员对西迁精神的理解,号召支部党员争做西迁精神的新传人。
两个党支部的同学们首先通过线上会议对陈学俊院士的事迹进行学习。1957年9月的一个早晨,陈学俊院士站在西安交通大学东门远眺秦岭,写下了一首《迁校有感》——“秦岭一片白云飘,关中平原真富饶。周秦汉唐是古都,工业重镇在今朝。交大西迁任务重,西安建校热情高。文教适应工农业,经济建设进高潮。”这一年,他和夫人带着四个孩子乘坐第一批载有交大教师的专列,由上海来到了西安。临行前,他说既然去西安扎根西北黄土地,就不要再为房子而有所牵挂,随后将上海的两处房产交给上海市房管部门。当时38岁的他,是交大西迁中最年轻的教授,也是后来中国多相流热物理学科奠基人。党和国家的号召就是冲锋号,陈学俊院士背上行囊就出发,从繁华的大上海来到了当时百废俱兴大西北,并深深扎根于此。陈学俊院士为这片广袤的土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为国家培养了无数科研人才,在科研上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光荣地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使命与任务。
支部党员观看“大先生”话剧
在观看完以陈学俊院士为主角的“大先生”话剧之后,同志们受益良多,纷纷表达对于陈学俊院士崇高敬仰和对西迁精神的深刻感悟。
硕2030党支部杨华跃说:西迁精神是老一辈交大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为建设国家的大西北,而离开条件优越的上海来到条件差得多的西安。我们作为新一代的交大人,也要积极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要耐得住寂寞,为国家的科学事业献身,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奉献我们的智慧。
硕2030党支部靳怡铭:我感触最深的还有关于西迁精神的传承。一代代交大师生诠释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也用实际行动在传承西迁精神。
硕2030党支部鲁俊豪:67年前,交大人听党指挥跟党走,从黄浦江畔来到渭水之滨,交通大学在西北的黄土地上生根发芽,如今已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在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的阶段,交大的西迁,改变了西部没有规模宏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的局面,支持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这充分体现交大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家国情怀和历史担当。
能动学院彭康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刘逸帆:岁月如歌,从清晨走到黄昏,从黑发走到白发,无论是在风云变幻的年代,还是在成功辉煌的岁月,陈学俊院士都坚持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在工程强国的逐梦路上留下坚实足迹。我们要学习陈学俊院士的精神,继续发扬西迁精神,扎根西部,服务国家,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随后,两个党支部共同组织支部党员和积极分子来到了西迁博物馆,在博物馆志愿者的讲解下去重温交大历史,在一件件照片与实物中学习体会交通大学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具象化地学习和体会交大人的西迁。
西迁部分呈现了1956年至2017年间波澜壮阔的交大西迁故事和西迁后学校的发展情况。这些实物文件是“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的集中体现,一件件文件都书写着老一辈西迁人听党指挥,跟党走的坚定决心;一桩桩故事都满溢着老一辈西迁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一个个鲜明的西迁人个体都体现着交大与党和国家、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正确选择。
支部党员参观西迁博物馆
致远部分介绍了2018年至今交通大学的发展状况,展现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安交通大学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战略目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坚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的坚定信心。
支部党员在交大西迁博物馆合影
参观完博物馆后,同志们深受鼓舞。一致表示再一次体会到了弘扬西迁精神,做西迁精神新传人的历史必然。西迁博物馆里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交通大学波澜壮阔的西迁征程,讲述了西安交通大学老一辈知识分子胸怀赤子之心、坚守报国之志的胸襟与情怀,再现了六十多年来一代代西交人扎根黄土地,献身祖国建设的历史场景。
陈学俊院士等老一辈西迁人为交大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给交大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这样的精神,引领者无数交大人在科研中前赴后继,一往无前。作为新一代交大人,我们更应铭记“西迁精神”,从老一辈交大人手中拿起接力棒,继承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紧跟党和国家的步伐,把“西迁精神”发扬光大,在自己的学习工作岗位做出成绩,为祖国的强大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