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学习贯彻好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弘扬传承好“西迁精神”,能动学院分党委通过重点做好基础理论学习、广泛开展基层宣传学习、抓好文化内涵载体建设等方式,引导师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不断将重要指示精神的学习贯彻引向深入。12月28日下午,新生班干部在北二楼党员之家举办“西迁精神”主题读书分享会,全体新生党、团支部书记参加。
活动伊始,大家集中观看了西迁纪录片,各位支部书记结合自身爱国奉献的理解,提出“西迁精神”的内涵是始终与党和国家发展同向同行,并号召广大师生弘扬传承“西迁精神”,不断丰富其新时代的新内涵。
硕7028班党支部书记谈周妥看完纪录片后感慨道:“视频中老教授们的事迹,虽只有短短几行却感人至深,他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精湛的学术造诣,更是老一辈交大人的风骨。正是因为老一辈交大人艰苦卓绝的品质,无私奉献的精神,交大才能在西安这片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们应该在老一辈交大人的激励下,深入学习贯彻西迁精神,继往开来,投身于新时代下的交大双一流建设中去。”
硕7031班党支部书记陈真韬结合交大创新港的建设谈了自己的感受,他认为:“习总书记对交大老教授来信做出指示,充分提现了尊重人才,尊重高等教育和重视西部发展的态度。在新时期,创新港建设是交大建设双一流的良好开端,交大学子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不渝践行西迁精神,为实现个人、社会、国家的伟大梦想添砖助力。”
在各位书记的表态发言后,大家开始认真研读有关西迁事迹及精神方面的书籍,包括《耄耋回望青春》、《兴学强国120年》、《耄耋忆事》、《交大之树长青》、《从黄埔江边到兴庆湖畔》等。
硕7026班党支部书记庄钰涵就《耄耋回望青春》书中的感人事迹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交大西迁是国家调整高等教育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从中央到陕西与上海都为迁校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学校精心规划,教师带头西迁,开发大西北成为全校的共同心声。多少人甘愿舍弃优越的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踏上西迁之路。在迁校与建设新校的发展历程中,师生都开拓奋进,不辞艰辛,体现了交大人崇高的西迁精神。”
硕7027班党支部书记王思成在读完《耄耋回望青春》这本书后,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谈了自己对西迁精神的理解:“西迁精神的传承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其实西迁精神的传承常常就在我们不知不觉中,例如很多专业很多课题组的起源就在西迁。我们交大核能系是西迁之后逐步发展的,交大西迁已经走过了60年,2018年核能系也将迎来他60周年的生日。所以当我们回顾各自课题组的发展历程,会很深刻的感受到,原来我们现在所做的一些科研工作,源头就在老一辈西迁教授那儿,是他们响应了祖国的需要,在艰苦的条件下开拓了学科发展的道路,也为我们现在的科研学习打下了基础。因此我们每个交大人身上都有西迁的烙印,我们需要常常提醒自己之前走过的坦途由谁开拓,才能明白今后如何披荆斩棘。”
硕7022班党支部书记刘丹对《耄耋忆事》中袁旦庆教授和陈学俊院士的事迹感触颇深,她说道:“1956年,袁旦庆老师和陈学俊老师带着四个孩子举家迁往西安,来到西安后,袁旦庆老师组织成立了西安交通大学电工教研室,陈学俊老师创立了国内第一个锅炉专业。50余载,他们在西北这片土地上洒满了汗水,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学子。退休后,袁老师还拿出积蓄资助了数十位农村的女学生,时常与学生往来信件,分担她们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女学生的关爱。”
硕7025班团支书苏曼婷认为《从黄埔江边到兴庆湖畔》这本书从后世视觉诠释“西迁精神”,质朴地语言中透露出西迁老前辈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浓郁的家国情怀和西迁精神。作为交大学子,我们应该传承并发扬“西迁精神”,秉承国家利益至上的理念,用自身的行动为“中国梦”的实现献出自己的力量。
追根溯源,缅古承新,西迁精神在新的时代会被赋予更多积极的意义,但这精神的根是不变的,是永不过时的。这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已化为交大人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交大人扎根西部,服务国家,创造世界一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