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彭士禄: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

发布时间:2023-11-02 浏览量:

为号召广大青年学习彭士禄院士的先进事迹,发扬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崇高精神境界,10月24日下午,由中国核学会船用核动力分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承办的“彭士禄事迹宣讲会”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隆重举办。

宣讲会由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苏光辉教授主持。苏院长首先介绍了彭士禄院士的爱国奉献事迹,是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为我国核潜艇和核动力事业的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勉励大家向彭老致敬和学习。

校长助理单智伟对此次宣讲活动给予了高度肯定,对各位领导及嘉宾表示了热烈欢迎,介绍了创新港的办学理念以及这种办学方式提供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契机,并对彭士禄及其家族表达了崇高的敬意。接着从对在校学生的调研中指出当今青年有必要学习先辈们的光辉事迹,融汇交流,才能更好地开展学习和科研活动。

1E427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合作管理部主任杨来生向支持宣讲会的各级表示了感谢,介绍了船用核动力分会始于1985年,2018年升级为中国核学会的二级组织,工作内容涉及我国船用核动力装置的研究、设计、建造、维护及艇员培训等,致力于为舰船核动力领域的各单位和科技工作者搭建交流平台,为推动我国舰船核动力发展贡献力量,为加快海洋强国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杨主任提到,彭士禄院士与中国核潜艇结缘甚巧,在毛主席“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豪迈誓言下,在国外技术的封锁中,凭借自立自强、求真务实的品格,让中国在世界舞台挺直了腰杆。祝愿本次宣讲会取得圆满成功,祝愿同学们能满载收获。

1E729

随后,彭士禄之女彭洁老师汇报题为“我的父亲彭士禄”的报告。彭老师以“八岁的孤儿”和“感动中国人物”两张照片开场,从4岁成孤儿、8岁坐牢、31岁改学核专业到时代楷模,几十年的角色巨变,引出了彭士禄先辈传奇的一生。

1B78C

13C55

原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杨岐汇报题为“彭士禄与中国核潜艇”的报告。杨院长以自己参与的核动力事业开篇,引出了与彭士禄院士共事的点点滴滴,徐徐述说起彭士禄与中国核潜艇的故事

此次“彭士禄事迹宣讲活动”圆满结束,同学们认真学习先辈的奉献精神,并内化为源源不断的动力,外化为科研学习上的实际行动。

14BB4

学生心得体会:

王幸君:

我们青年学子在处事时不妨把目光放远大点,不能拘泥于个人的那点小事,往往会削去一个人的心气,磨灭一个人的意气。在学习中,在工作中,开阔自己的视野,将自己置身于整个国家进程、整个民族历史进程的浩荡长河中,方不觉有颓然,方不易被击倒。一颗树苗,若要长成参天大树,要迎接八面来风,抵抗雨涝旱灾,只有依靠牢固的根系,以树比人,根从何来?


刘洪权:

从彭湃同志放弃优渥条件投身革命,到彭士禄同志克服重重困难献身科研,我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定信念,更深深地体会到了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我将树立远大理想,为之不断奋斗,成为核事业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活泼的浪花。


陆恺霖: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杨院长讲述的“彭大胆”“彭拍板”的故事,在那时物质人力条件都十分艰苦,时间紧任务重,还有来自时代局势等各种有形无形的压力,彭院士能够一次次大胆决断而且没有出错,靠的不是鲁莽和运气,而是扎实的知识储备和敢于担当的作风,正与现在倡导的“严、慎、细、实”相一致。今天,我们的科研和工作条件已经大大改善,更要继续发展这种精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在严谨的分析和计算敢于下判断,在新时代勇攀高峰,取得新的成就。


李新宇:

听完今天的宣讲,非常敬佩彭仕禄先生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人格,艰苦奋斗、冷静果断的品质,坚定的人民史观,和牢固深刻的专业知识。非常认同杨院长讲述的核动力潜艇成功建成并运行的三大保障:领导的坚定支持、组织的目标一致权责分明、依靠群众力量。处于不同工作岗位的人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应该思考自己是否将责任内的事情做好,是否将责任外的任务看作全体参与人员的一致目标,做到以身作则、权责匹配。


姜殿强:

彭洁老师对彭士禄先生故事的讲述让我感动,也使我备受激励。彭先生童年遭受了巨大苦难,但他依然靠意志坚持活了下来,他没有忘记党和人民的恩情,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中国核能事业贡献了一生。与彭先生相比,我们拥有优越的生活条件,科研苦恼和生活挫折并不算什么,我们应学习彭先生的回报与奉献精神,在自身岗位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张胤:

彭士禄先生历经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见证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身处中国巨大变革的年代,先生继承了先辈遗志,为新中国的核工业贡献了一生,响应了毛主席的号召,成功实现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确保了我国海军力量。先生的一生令我们敬佩,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形象会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张博清:

彭士禄院士身为革命先烈彭湃之子,在动荡战乱的年代中历尽艰辛,开国之后为了祖国的发展尽心尽力奉献。彭士禄院士自始至终都怀有着对国家的赤诚之心,祖国哪里有需要他就奔赴哪里。这种浓烈的情感支撑着彭老在科研的道路上也披荆斩棘,这种为国为民的大家情怀是我们和平年代的学生应该去学习感受的,这也是我今天听宣讲所得到的最大领悟。


王耀峰:

正如苏老师在讲座最后所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彭院士在之前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依旧不松懈,格物致知,最终在核领域创造了我国的多个“第一”,作为科研学习者的我们,也需要学习这种精神,吃苦耐劳,方可难者亦易矣。


吴云昇:

彭士禄院士是中国核动力潜艇第一人,也是陆基核电早期主要负责人,可以说彭老为了核潜艇,为了核电,为了祖国奉献了一生。当陈赓将军问他愿不愿意留学苏联并且转到核专业,只因祖国需要,彭老说我愿意。彭老年轻时候经历的苦难,构筑了彭老的爱国爱民之心,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姓百家姓的彭老,又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百家。


王辰:

彭士禄先生幼年命途多舛。吃百家饭、被抓进监狱等坎坷经历锤炼了他不屈的精神。成年后的彭士禄先生更是秉承国家意志,助我国突破核潜艇技术垄断、增强军事实力做出杰出贡献。如今现代的大学生大多丰衣足食,学习难点有老师教导,生活不顺有父母谈心,相比彭士禄先生,我们经历的太少太少。在观看到彭士禄先生八岁就辗转于广东各个监狱之时,我突然觉得现在的牢骚就是小打小闹。彭士禄先生在监狱中倍受苦难,屡次生命垂危,但他最终得贵人相助,挺了过来,先生已然如此,新一代核动力人才又怎么低头。彭士禄院士作为中国核潜艇的拓荒牛,一生为中国核事业发展尽职尽责,无私奉献。他的精神是新一代核动力人才的宝贵财富。


张泽秦:

彭士禄先生的家国情怀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从他童年的颠沛流离,到后来在核动力领域的卓越贡献,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不忘初心,矢志不渝。他的事迹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学习彭士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努力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参加这次宣讲会,我更加坚信,只要我们继续发扬彭士禄精神,坚持创新、勇于担当,就一定能够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和国家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刘凯:

彭士禄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更是一个创新者。他的每一个研究,都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对技术的挑战。这种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我国的核科学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的科研工作者树立了典范。他的每一次努力,都是为了国家更加强大。这种为报效祖国而不懈努力的精神,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学习。彭士禄先生的事迹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宝贵财富,他的奉献精神、不畏艰难的勇气、科技创新的决心以及对军事强国的追求,都是我们应当学习和传承的。他的生涯,是一部为国家核动力事业默默奉献的史诗,也是我们永远的骄傲。


杨国瑞:

从热血革命到四处流落,从艰苦求学到建设祖国,彭士禄先生的一生精彩而伟大。彭士禄先生的父亲彭湃作为衣食富足的富家少爷,本应无忧无虑度过一生,但对家国的热爱使得他不允许自己在国家危难之际袖手旁观,于是他毅然参加了革命,最终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他值得后辈永久铭记。而彭士禄先生也因此从小流落四方,在党组织的帮助下才逐渐安定,并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并远赴俄罗斯进行求学,直到学成归来,在国家最艰难时刻进行了第一代核潜艇及核电站的设计建造,为我国的国防及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澎湃烈士的自我革命让我看到了先辈们对于国家振兴、民族崛起的渴望,彭士禄先生的开垦奉献精神让我备受感动,作为和平年代的年轻学子,应继承英勇先烈这种伟大精神,时刻自省,艰苦奋斗,为祖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

彭士禄(1925.11.18—2021.3.22),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之子,中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担任我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为实现核潜艇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为核动力技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核电站自主设计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祖国的核动力事业。2021年,为宣传褒扬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宣部追授彭士禄同志“时代楷模”称号,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们学习的榜样。

相关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8Hlj6bhBuVHZSRgiBz4eeA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