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能动学院博士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

发布时间:2024-04-29 浏览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于2023年首次试点设立,该项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面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二十余所试点高校的优秀博士生,采用“推荐+评审”的模式实施,通过在读博士生个人申请、学校遴选推荐、基金委组织通讯评审会议评审等多轮选拔,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首批 “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资助名单,能动学院四名在读博士研究生获资助。

获批项目:《太阳能光催化多相界面微环境调控及高值高效制氢体系构建》

本项目拟解决太阳能光催化中“液/固”界面能质转化损耗以及“气/液/固”三相界面反应流传质损耗的问题,实现高值高效多相流光催化制氢耦合化学品生产。通过表面工程手段构筑“液/固”界面微结构与活性位结构,结合原位实验和理论模拟探究“液/固”界面载能子-有机分子转化机制;研究界面微环境对气泡演化与有机分子传质过程的影响机制,图案化构造实现“气/液/固”三相界面反应流场调控;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实现太阳能光催化多相界面微环境的构筑与调控,实现高值高效多相流光催化制氢耦合化学品生产。提出光催化多相界面微环境的构筑与调控方法,构建高效多相流光催化制氢耦合高值有机物生产的新体系。

项目负责人王亦清,博士研究生,导师为沈少华教授。研究方向为太阳能光催化全分解水制氢的体系材料与器件开发。目前在Nature energy等国际国内知名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累计被引1400余次,其中包括ESI热点论文1篇,高被引论文4篇。研究论文获陕西省第15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中国半导体十大进展提名奖,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物理化学学报优秀论文等奖励,个人获中国电信奖学金飞young奖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国家奖学金陈学俊袁旦庆博士研究生奖学金、人民网奖学金、中国移动奖学金等荣誉奖项。

获批项目:《基于表面改性的硼中子俘获治疗靶系统的氢扩散层结构调控和性能研究》

本项目旨在对加速器中子源靶系统氢扩散层的晶相结构进行调控,深入理解其作用机制,为氢扩散层材料的选取和优化提供基础信息,实现加速器中子源靶的长期稳定性运行,推动硼中子俘获治疗技术的应用,助力医疗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项目通过表面改性增加基板的微观结构,实现微米级别氢扩散层的沉积,明确缓解氢扩散层生长过程中的应力的机理,并对氢扩散层的晶相结构进行调控与优化。此外,基于表面改性,在辐照场-氢原子浓度场-温度场多场耦合作用下,探索氢扩散层的抗氢脆性能、氢扩散性能和热性能的演变规律。最终提出一种氢扩散层晶相结构调控的方法,建立一套氢扩散层材料性能评估方案流程。

项目负责人谢宇鹏,博士研究生,导师为王盛教授。研究方向为加速器中子源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攻读学位期间共发表论文23篇,其中在Applied Surface Science、Progress in Nuclear Energy等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6篇、EI论文1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4项。本硕博期间获得多项奖学金,荣获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和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9457E

批项目:《烟气中CO2超音速非平衡凝结的机理研究》

本项目拟开发可以预测烟气中CO2非平衡凝结的数学模型;完善并修正适用于双组分体系中CO2的成核理论与液滴生长理论;揭示虚拟喷管效应与烟气中CO2非平衡凝结的相互作用机理;提升超音速碳捕集效率,降低碳捕集成本。

项目负责人陈佳男,博士研究生,导师为黄柱副教授。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包括一作SCI论文16篇;授权国家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1项;曾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家一等奖等荣誉。

获批项目:《深海柔性翼水轮机的流致变形响应特性及流固耦合机理研究》

本项目提出具备流固信息解耦能力的实验方法,构建柔性翼固信息耦合模型数据库;揭示柔性翼与来流间的动力学耦合机制,建立可以囊括各几何参数影响的柔性翼流致变形理论模型;调整柔性翼刚柔特性布局和结构组织参数,最大化水轮机在极低流速下的自启动能力。

项目负责人张大禹,博士研究生,导师为郭朋华教授。项目负责人共发表SCI论文14篇,以第一作者在SCI 1区Top期刊发表相关深海水轮机论文9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以团队负责人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

项目申报阶段,学校和学院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申报工作,对申报项目的博士生配备一对一指导教师,帮助博士生提高申请书撰写质量,邀请校内外专家对项目进行指导、把关,层层选拔,优中选优,助力项目顺利获批。学院也将全力支持已获批项目实施,并鼓励更多的优秀博士生申报该基础研究项目,发挥重点学科与基地、创新群体与团队的引领作用和综合优势,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为构建高水平基础研究队伍提供高质量人才储备。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