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通知公告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顶尖水平薪资待遇+上不封顶绩效,欢迎依托能动学院申报海外优青!

发布时间:2025-03-03 浏览量:



能动学院针对海优申报加码加码再加码支持,包括:

薪酬在学校基础上再增加15万/年,1:1配套研究生指标到引进团队等!

还有上不封顶绩效+25万特助+提供住房+150万安家费+最低300万科研配套+硕博指标+物理空间+陕西最好的医院和中小幼五大名校之一的保障+…!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报工作即将启动,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诚邀青年才俊依托本院申报,申报学科方向包括: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将竭诚为有意申请的各位学者提供全方位帮助与服务。



   

相关待遇

1

入选者直接纳入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管理,事业编制,聘为教授、博导,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2

基础年薪(学校+海优资助期内学院特别津贴)+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学校缴纳部分+学院绩效分配+科研和社会服务收入(上不封顶);

3

部分学科优秀者可额外获特别资助,入选校企联聘计划者,企业叠加待遇一事一议,上不封顶;

4

生活补助及安家费150万元(含国家地方支持),提供周转住房或购买创新港高端住宅;

5

科研配套经费300-500万元(含国家支持),特别优秀的可一事一议;

6

入选者提供专属的博士生和研究生指标,项目博士后招收人数不限,学院额外1:1配套研究生指标到引进团队;

7

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办公用房和科研空间,优先支持申报国家级、省部级项目;

8

为子女提供优质的附属中小幼教育资源,享受国内一流医院高水平医疗服务;

9

申领陕西省“三秦优才卡”,高层次人才持卡可享受医疗、居留和出入境证件申请、省内机场、高铁站等交通站点,全省A级旅游景(区)点等多项绿色通道或优先服务待遇。


项目简介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学院简介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前身为交通大学1921年创建的机械工程科动力组,1952年成立动力机械系,1956年整体随学校由黄浦江畔的上海西迁至渭水之滨的西安,1975年与工程物理系部分专业合并,调整为动力机械一系和动力机械二系,1983年4月分别更名为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和动力机械工程系,1994年4月上述两系合并成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学院学科设置齐全、师资力量雄厚、人才培养卓越、科研实力一流、国际交流广泛、学子品学兼优

学院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科技部创新团队4个、GF科技创新团队1个。学院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国家首批博士点和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顶尖学科;核科学与技术为国家首批博士点,顶尖学科;两个一级学科的软科排名近年均位列前茅

学院拥有绿色氢电全国重点实验室、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低温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11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和新能源与能源利用新技术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能源与环境工程中的热质传递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热科学与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10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学院还建设有国家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核电厂与火电厂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申请条件

(具体以2025年基金委发布通知为准)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

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

具有博士学位;

4

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

在取得博士学位后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

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

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联系方式

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学院人事邮箱,邮件主题请标注为“海外优青申报”。

注:简历应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含教育、工作经历、联系方式),主要学术成果,以及申请人认为其他必要的内容。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86-29-82663839

电子邮箱:hr-epe@xjtu.edu.cn

学院网站:http://epe.xjtu.edu.cn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