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前身为交通大学1921年创建的机械工程科动力组,1952年成立动力机械系,1956年整体随学校由黄浦江畔的上海西迁至渭水之滨的西安,1975年与工程物理系部分专业合并,调整为动力机械一系和动力机械二系,1983年4月分别更名为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和动力机械工程系,1994年4月上述两系合并成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学院学科设置齐全、师资力量雄厚、人才培养卓越、科研实力一流、国际交流广泛、学子品学兼优。
学院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科技部创新团队4个、GF科技创新团队1个。学院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国家首批博士点和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顶尖学科;核科学与技术为国家首批博士点,顶尖学科;两个一级学科的软科排名近年均位列前茅。
学院拥有绿色氢电全国重点实验室、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低温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11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和新能源与能源利用新技术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能源与环境工程中的热质传递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热科学与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10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学院还建设有国家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核电厂与火电厂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