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西交•通全球暑期学校(XJTISS)之新能源转化原理与技术国际暑期学校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5-07-28 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强国与双碳战略,落实《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西安交通大学于2025725-28日成功举办西交·通全球暑期课程之新能源转化原理与技术国际暑期学校。本届暑期学校由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资助、绿色氢电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吸引来自东南亚、中国香港及国内大学的612位学员参加。

本次暑期学校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及新能源与能源利用新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围绕新能源领域前沿问题与国际研究热点,为学员搭建了一流的国际交流学习平台。本届暑期学校以“新能源转化原理与技术”为主线,由西安交通大学郭烈锦院士、丹麦自然科学院院士/丹麦科技大学Qingfeng Li教授,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的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Andrei Kabashin教授,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Cheng教授,瑞典皇家工学院Bin Zhu教授,伊朗德黑兰沙希德拉贾耶师范大学Mehdi Neek Amal教授,ECL杂志的主编和创始人/西安交通大学Eric Lichtfouse教授等13位具有国际知名学者和青年才俊为广大学员带来15个英文系列专题讲座,打造多维交叉课程矩阵——从可再生概论、太阳能热利用、光///地热多元制氢、储能到燃料电池及碳基催化,系统梳理生物传感的技术演进、产业痛点与未来机遇。

郭烈锦院士高屋建瓴地从能源底层逻辑阐述了新能源尤其室氢能在外来能源新体系的时代意义,丹麦李庆峰院士给我们展现中低温PEM燃料电池的发展,瑞典环境工学院朱斌教授为大家展现了高温半导体例子电池的优越性,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Kabashin教授为大家介绍了用于医疗保健和能源的新型先进激光合成纳米材料;美国Cheng教授给大家呈现了一种先进的电湿润电润湿控制的微流控光学技术,伊朗Mehdi教授给我们展现了人工智能时代能源研究面临的新挑战和能源研究新范式;重庆大学潘哲飞教授、西安交通大学Eric教授、沈少华教授等从不同的角度为广大学员系统介绍了光催化制氢、电解水制氢、光热耦合制氢多种制氢方式及产业的发展,以及光热发电、地热热泵等低碳经济等技术的介绍和呈现,为高密度、分布式新能源系统的热管理与传感集成提供崭新思路。

授课团队凭借深入浅出的介绍、全英文沉浸式授课与实时问答无缝衔接,既锤炼学术英语,又激活批判思维。为学员们搭建其新能源领域的知识框架,解读国际前沿动态和重大科学问题,拓宽学员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未来我们将持续致力于探索新能源领域知识、分享前沿学术研究成果,共同推动科技进步与知识共享。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