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学部重大类专项项目“火箭低温推进剂快速传输与自主加注控制基础研究”启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4-25 浏览量:

    202541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类专项项目“火箭低温推进剂快速传输与自主加注控制基础研究”启动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项目由火箭院一部牵头,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文昌航天发射场共5家科研单位共同承担,致力于攻克液氢等低温推进剂自主加注过程中的核心共性难题,为我国航天运载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助力我国航天事业在载人航天等领域实现新的突破。火箭院长征八号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宋征宇担任项目负责人。


航空航天是国家战略产业,低温推进剂加注效率直接影响大规模卫星发射任务的执行能力,意义重大。作为新一代运载火箭核心燃料,低温推进剂就像火箭的“血液”,该项目瞄准“如何通过给火箭有效快速输血,提升火箭发射可靠性与经济性”这一全球航天领域的棘手挑战。基金委交叉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汤超教授表示,该项目是交叉科学部为数不多的重大类专项项目之一,学部成立4年来仅资助6项,要获得此类项目资助难度非常大。能够在众多高水平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充分展现了项目团队在跨学科研究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创新实力。


项目通过解决低温推进剂快速传输与自主加注控制面临的技术瓶颈背后的关键科学问题,设置了五个相应的研究课题,分别对应光学工程、低温工程、控制工程和管理科学,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交叉项目。西安交通大学负责的课题2属于低温工程学科,为课题 3 提供泛化机理模型和流动不稳定的安全约束边界,为课题 4 提供领域知识与实验、仿真数据支撑。在启动会上,浙江大学邱利民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谢福寿副教授、浙江大学李翔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方志耕教授、文昌发射场叶欣高工分别代表各课题,就流型辨识、模型泛化、自主控制、健康管理、演示验证等方面进行了课题汇报交流。

西安交通大学负责的课题2“火箭低温推进剂快速加注过程瞬态热质传递机理与流动不稳定性研究”。从发射场加注系统边界效应、大流量加注和流动不稳定性问题出发,拟解决低温推进剂加注过程瞬态复杂流动高精度时空表征难题,发展适应于发射场规模的液氢推进剂两相流动力学方法,实现火箭加注管路内液氢推进剂非稳态、多流型、相变换热等热物理场参数化预示表征,为自主加注控制提供机理模型和安全约束边界。


该项目致力于攻克火箭低温推进剂传输与自主加注过程中的核心技术难关,突破传统控制理论框架,提出从感知、建模、控制到全寿命周期可靠运行的研究新范式与可泛化的解决方案,将为建设航天强国作出关键性贡献。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