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环境工程学科宽厚理论基础,系统掌握资源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等环境科学与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在政府环保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工矿企业、设计单位、科研单位、学校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学、技术研究开发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
主干学科:环境工程
相关学科:环境科学、化学、生物学、土木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三、专业主干课程
化工原理、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化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
四、主要实践环节
环境工程实验、课程设计、项目设计、测控实习、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军事训练
五、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条件
最低完成170学分(课内),及8学分(课外)。并且军事训练考核合格,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考试,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可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
七、选课说明与要求
1、课程设置表中各模块选修课要求
(1)英语:新生入学时参加学校组织的英语水平考试,根据考试成绩,第一学年综合英语进行分层次教学,获得6学分;第二学年学生在拓展提高类课程中选修4学分,其中未通过CET-4者,必须选修“高级英语”。共计10学分。
(2)大学计算机基础:新生入学时参加学校组织的计算机摸底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可免修或参加该课程的学习,获得2学分。
(3)基础通识类课程:选修12学分,其中必须包括基础通识类核心课程至少6学分(限定在自然科学与技术、文化传承、社会与艺术、世界文明四类课程中选修)、经济管理类课程至少2学分,在第1至第7学期完成。
(4)专业选修课:学生在所开专业选修课程中任选不少于8学分,在第5-7学期完成。
2、集中实践的说明与要求
(1)测控实习:时间1周,在第3学期进行。了解基本测控技术及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由工程坊负责安排具体内容并进行考核。
(2)金工实习:时间2周,在第4学期进行。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由工程坊负责安排具体内容并进行考核。
(3)课程设计:时间4周,在第6学期末进行。结合专业课程学习,完成相关系统或设备方案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完成后,由指导教师组织考核。
(4)专业实习:时间6-8周,在第4、6学期结束后进行。对学生进行环境污染控制工艺操作及运营管理的训练,使学生了解环境工程的规划、设计以及管理等基本内容,提高学生对工程的认识和设计能力。实习结束后,由系、所组织考核。
(5)毕业设计:时间不少于16周,在第8学期进行。通过这一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方面得到初步训练。毕业设计完成后,参加院、系组织的论文答辩。
(6)项目设计:在第6-7学期进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全程参加和完成自选或教师指定的工程设计、科学研究、科技竞赛等项目,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实际动手等能力。项目完成后,由指导教师组织考核。
(7)专业综合实验:在第7学期进行。通过系统的大气、水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监控和数据统计分析的实验研究技能。由指导教师组织考核。
3、双语课程
每个学生必须至少选修1门双语课程。
4、课外8学分
课外8学分按学生处的安排意见执行。
八、课程体系
九、课程设置
课程 类型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总 学 时 |
课内 授课 |
课内 实验 |
课内 机时 |
课外 实验 |
课外 机时 |
必修 /选修 |
开课 学期 |
开课单位 |
思想政治教育 与 国防 教育 |
MLMD1006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5 |
80 |
80 |
0 |
0 |
0 |
0 |
必修16学分 |
2,3 |
人文学院 |
MLMD1004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48 |
48 |
0 |
0 |
0 |
0 |
1 |
人文学院 |
MILI1003 |
国防教育 |
2 |
32 |
32 |
0 |
0 |
0 |
0 |
1 |
军事教研室 |
MLMD200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8 |
48 |
0 |
0 |
0 |
0 |
4 |
人文学院 |
MLMD00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32 |
32 |
0 |
0 |
0 |
0 |
2 |
人文学院 |
GNED0004 |
形势与政策 |
1 |
32 |
32 |
0 |
0 |
0 |
0 |
1-7 |
人文学院 |
体育 英语 计算机 |
PHED1003 |
体育 |
2 |
128 |
128 |
0 |
0 |
0 |
0 |
必修4学分 |
1,2,3,4 |
体育部 |
COMP1023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2 |
48 |
24 |
0 |
24 |
0 |
0 |
1 |
计教中心 |
ENGL1015 |
综合 英语类 |
大学英语(Ⅱ) |
6 |
96 |
0 |
0 |
0 |
0 |
0 |
必修6学分 |
1,2 |
外语学院 |
ENGL1017 |
大学英语(Ⅲ) |
6 |
96 |
0 |
0 |
0 |
0 |
0 |
1,2 |
外语学院 |
ENGL1018 |
大学英语(Ⅳ) |
6 |
96 |
0 |
0 |
0 |
0 |
0 |
1,2 |
外语学院 |
ENGL2013 |
拓展 提高类 |
高级英语 |
2 |
32 |
32 |
0 |
0 |
0 |
0 |
选修4学分(未通过CET-4者必修高级英语) |
3,4 |
外语学院 |
ENGL0003 |
大学英语口语 |
2 |
32 |
32 |
0 |
0 |
0 |
0 |
3,4 |
外语学院 |
ENGL0004 |
英语写作 |
2 |
32 |
32 |
0 |
0 |
0 |
0 |
3,4 |
外语学院 |
ENGL2010 |
高级英语视听说 |
2 |
32 |
32 |
0 |
0 |
0 |
0 |
3,4 |
外语学院 |
ENGL0005 |
大学英语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
2 |
32 |
32 |
0 |
0 |
0 |
0 |
3,4 |
外语学院 |
ENGL2012 |
欧洲文化渊源 |
2 |
32 |
32 |
0 |
0 |
0 |
0 |
3,4 |
外语学院 |
ENGL2014 |
西方礼仪文化 |
2 |
32 |
32 |
0 |
0 |
0 |
0 |
3,4 |
外语学院 |
ENGL2015 |
英美文化 |
2 |
32 |
32 |
0 |
0 |
0 |
0 |
3,4 |
外语学院 |
ENGL2004 |
新闻英语 |
2 |
32 |
32 |
0 |
0 |
0 |
0 |
3,4 |
外语学院 |
ENGL0012 |
商务英语 |
2 |
32 |
32 |
0 |
0 |
0 |
0 |
3,4 |
外语学院 |
基础通识类课程 |
基础通识类选修课任选6学分,基础通识类核心课限选6学分, 共计12学分 |
通识类小计 |
必修26学分,选修16学分,共计42学分 |
基础科学课程 |
MATH1033 |
高等数学Ⅱ |
11 |
180 |
172 |
8 |
0 |
0 |
0 |
必修 42.5学分 |
1,2 |
理学院 |
MATH1039 |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Ⅲ |
3 |
48 |
48 |
0 |
0 |
0 |
0 |
1 |
理学院 |
STAT2156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3 |
50 |
46 |
4 |
0 |
0 |
0 |
3 |
理学院 |
PHYS1022 |
大学物理Ⅱ |
8 |
128 |
128 |
0 |
0 |
0 |
0 |
2,3 |
理学院 |
PHYS1019 |
大学物理实验A |
2 |
64 |
0 |
64 |
0 |
0 |
0 |
2,3 |
理学院 |
CHEM1006 |
无机与分析化学 |
3.5 |
72 |
48 |
24 |
0 |
0 |
0 |
1 |
理学院 |
CHEM2001 |
有机化学 |
4 |
64 |
64 |
0 |
0 |
0 |
0 |
2 |
理学院 |
CHEM2002 |
有机化学实验(Ⅰ) |
1 |
32 |
0 |
32 |
0 |
0 |
0 |
2 |
理学院 |
CHEM2003 |
物理化学(Ⅰ) |
4 |
64 |
64 |
0 |
0 |
0 |
0 |
3 |
理学院 |
CHEM2110 |
物理化学(Ⅱ) |
2 |
32 |
32 |
0 |
0 |
0 |
0 |
4 |
理学院 |
CHEM2004 |
物理化学实验(Ⅰ) |
1 |
32 |
0 |
32 |
0 |
0 |
0 |
3 |
理学院 |
MATH2029 |
数学物理方程 |
2 |
32 |
32 |
0 |
0 |
0 |
0 |
选修2学分 |
4 |
理学院 |
MATH2036 |
数学建模Ⅱ |
2 |
40 |
24 |
16 |
0 |
0 |
0 |
4 |
理学院 |
基础科学类小计 |
必修42.5学分,选修2学分,总计44.5学分 |
专业 主干 课程 |
ELEC2010 |
电工电子技术 |
6 |
96 |
96 |
0 |
0 |
0 |
0 |
必修 34.5 学分 |
3,4 |
电气学院 |
ELEC2003 |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 |
1 |
32 |
0 |
32 |
0 |
0 |
0 |
3,4 |
电气学院 |
MACH1102 |
工程制图(含CAD应用基础) |
3 |
52 |
44 |
0 |
8 |
0 |
8 |
1 |
机械学院 |
COMP1003 |
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 |
2 |
48 |
24 |
0 |
24 |
0 |
0 |
2 |
计教中心 |
MECH1202 |
工程力学 |
3 |
48 |
48 |
0 |
0 |
0 |
0 |
4 |
航天学院 |
CENG3009 |
化工原理 |
7 |
112 |
112 |
0 |
0 |
0 |
0 |
4,5 |
能动学院 |
CENG2004 |
化工原理实验 |
1.5 |
48 |
0 |
48 |
0 |
0 |
0 |
4,5 |
能动学院 |
EVNG2005 |
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双语) |
2 |
32 |
32 |
0 |
0 |
0 |
0 |
4 |
能动学院 |
EVNG3027 |
环境微生物学 |
4 |
72 |
56 |
16 |
0 |
0 |
0 |
5 |
能动学院 |
EVNG3001 |
环境化学 |
2 |
32 |
32 |
0 |
0 |
0 |
0 |
5 |
能动学院 |
EVNG3028 |
环境监测 |
3 |
56 |
40 |
16 |
0 |
0 |
0 |
5 |
能动学院 |
专业主干课程小计 |
必修34.5学分 |
专业课程 |
EVNG3029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4 |
72 |
56 |
16 |
0 |
0 |
0 |
必修18 学分 |
5 |
能动学院 |
EVNG3030 |
水污染控制工程 |
5 |
88 |
72 |
16 |
0 |
0 |
0 |
6 |
能动学院 |
EVNG3031 |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
3 |
56 |
40 |
16 |
0 |
0 |
0 |
6 |
能动学院 |
EVNG3002 |
环境质量评价 |
2 |
32 |
32 |
0 |
0 |
0 |
0 |
6 |
能动学院 |
EVNG0009 |
环境规划与管理 |
2 |
32 |
32 |
0 |
0 |
0 |
0 |
6 |
能动学院 |
EVNG0006 |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
2 |
32 |
32 |
0 |
0 |
0 |
0 |
7 |
能动学院 |
EVNG3032 |
近代仪器分析(双语) |
2 |
32 |
32 |
0 |
0 |
0 |
0 |
选修 8学分 |
5 |
能动学院 |
EVNG0012 |
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 |
2 |
32 |
32 |
0 |
0 |
0 |
0 |
7 |
能动学院 |
EVNG4019 |
环境生态学与全球气候变化 |
2 |
32 |
32 |
0 |
0 |
0 |
0 |
7 |
能动学院 |
EVNG3007 |
环境工程设计 |
2 |
32 |
32 |
0 |
0 |
0 |
0 |
7 |
能动学院 |
ENPO0024 |
洁净煤技术 |
2 |
32 |
32 |
0 |
0 |
0 |
0 |
7 |
能动学院 |
ENPO4406 |
可再生能源转换与利用 |
2 |
32 |
32 |
0 |
0 |
0 |
0 |
7 |
能动学院 |
072024 |
环境生物化学 |
2 |
40 |
40 |
0 |
0 |
0 |
0 |
7 |
能动学院 |
072010 |
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
2 |
40 |
40 |
0 |
0 |
0 |
0 |
7 |
能动学院 |
专业课程小计 |
必修18学分,选修8学分,共计26学分 |
集中 实践 |
CODE4025 |
课程设计 |
1 |
0 |
0 |
0 |
0 |
0 |
0 |
必修23学分 |
7 |
能动学院 |
EVNG0014 |
专业综合实验 |
2 |
0 |
0 |
0 |
0 |
0 |
0 |
7 |
能动学院 |
MCRA2001 |
测控实习 |
1 |
0 |
0 |
0 |
0 |
0 |
0 |
3 |
工程坊 |
PRAC3017 |
专业实习 |
4 |
0 |
0 |
0 |
0 |
0 |
0 |
4,6 |
能动学院 |
MPRA2001 |
金工实习 |
1 |
0 |
0 |
0 |
0 |
0 |
0 |
4 |
工程坊 |
BSIS4015 |
毕业设计 |
12 |
0 |
0 |
0 |
0 |
0 |
0 |
8 |
能动学院 |
ITDE3001 |
项目设计 |
2 |
0 |
0 |
0 |
0 |
0 |
0 |
6,7 |
能动学院 |
|
安全教育 |
0 |
6 |
6 |
0 |
0 |
0 |
0 |
1 |
|
集中实践小计 |
必修23学分 |
总计 |
170学分 |
|
|
|
|
|
|
|
|
|
|
|
|
|
|
|
十、指导性教学计划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MLMD1004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MLMD1006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2 |
MILI1003 |
国防教育 |
2 |
MLMD00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PHED1003 |
体育 |
0.5 |
PHED1003 |
体育 |
0.5 |
ENGL1015 ENGL1017 ENGL1018 |
大学英语(Ⅱ) 大学英语(Ⅲ) 大学英语(Ⅳ) |
3 |
ENGL1015 ENGL1017 ENGL1018 |
大学英语(Ⅱ) 大学英语(Ⅲ) 大学英语(Ⅳ) |
3 |
MATH1033 |
高等数学Ⅱ |
5.5 |
MATH1033 |
高等数学Ⅱ |
5.5 |
MATH1039 |
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Ⅲ |
3 |
PHYS1022 |
大学物理Ⅱ |
4 |
MACH1102 |
工程制图(含CAD应用基础) |
3 |
PHYS1019 |
大学物理实验A |
1 |
COMP1023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2 |
CHEM2001 |
有机化学 |
4 |
CHEM1006 |
无机与分析化学 |
3.5 |
CHEM2002 |
有机化学实验(Ⅰ) |
1 |
|
|
|
COMP1003 |
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 |
2 |
合 计 |
必修25.5学分 |
|
必修25学分 |
* “形势与政策”安排在1~7学期,共1学分。 * 本学期总学分不超过27学分。 |
* 第2至第7学期选修基础通识类课程6学分,选修通识教育核心课程6学分。 * 本学期总学分不超过26学分。 |
第三学期 |
第四学期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MLMD1006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PHED1003 |
体育 |
0.5 |
PHED1003 |
体育 |
0.5 |
MLMD200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PHYS1022 |
大学物理Ⅱ |
4 |
ELEC2010 |
电工电子技术2 |
3 |
PHYS1019 |
大学物理实验A |
1 |
ELEC2003 |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2 |
0.5 |
ELEC2010 |
电子电工技术1 |
3 |
CHEM2110 |
物理化学(Ⅱ) |
2 |
ELEC2003 |
电子电工技术实验1 |
0.5 |
MECH1202 |
工程力学 |
3 |
STAT2156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3 |
CENG3009 |
化工原理 |
3.5 |
CHEM2003 |
物理化学(Ⅰ) |
4 |
CENG2004 |
化工原理实验 |
0.75 |
CHEM2004 |
物理化学实验(Ⅰ) |
1 |
MPRA2001 |
金工实习 |
1 |
MCRA2001 |
测控实习 |
1 |
EVNG2005 |
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双语) |
2 |
|
|
|
PRAC3017 |
专业实习 |
2 |
合 计 |
必修21 学分 |
合 计 |
必修21.25学分 |
* 拓展提高类英语选修2学分。 * 本学期总学分不超过26学分。 |
* 拓展提高类英语选修2学分。 * 基础科学课程选修2学分。 * 本学期总学分不超过26学分。 |
|
|
|
|
|
|
|
第五学期 |
第六学期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CENG3009 |
化工原理 |
3.5 |
EVNG3030 |
水污染控制工程 |
5 |
CENG2004 |
化工原理实验 |
0.75 |
EVNG3031 |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
3 |
EVNG3027 |
环境微生物学 |
4 |
EVNG3002 |
环境质量评价 |
2 |
EVNG3001 |
环境化学 |
2 |
EVNG0009 |
环境规划与管理 |
2 |
EVNG3028 |
环境监测 |
3 |
PRAC3017 |
专业实习 |
2 |
EVNG3029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4 |
|
|
|
合 计 |
必修17.25 学分 |
合 计 |
必修14学分 |
* 在专业选修课程中选修0-2学分。 |
* 第6至第7学期完成项目设计。 |
第七学期 |
第八学期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EVNG0006 |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
2 |
BSIS4015 |
毕业设计 |
12 |
EVNG0014 |
专业综合实验 |
2 |
|
|
|
CODE4025 |
课程设计 |
1 |
|
|
|
ITDE3001 |
项目设计 |
2 |
|
|
|
合 计 |
必修7学分 |
合 计 |
必修12 学分 |
* 至本学期完成基础通识类课程6学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6学分。 * 在专业选修课程中选修6-8学。 |
|
|
|
|
|
|
|
|